本報訊 (記者鄧小進)“喝了這種獨特的湯藥,感覺非常舒服,我們工作起來就更放心、干勁更足了。”在撫州高新區,剛剛重返企業生產一線的職工小吳喝下醫務人員送來的中藥預防湯劑開心地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市緊緊依托深厚的中醫藥文化獨特優勢,深入挖掘傳統中醫診療技術和藥方,動員發動全市中醫藥從業人員積極行動起來,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預防用方、治療用方和恢復期用方,為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防疫人員和復工復產企業員工豎起了一道堅實可靠的“防疫屏障”。
疫情發生之初,我市就積極推動中醫藥介入新冠肺炎疾病的診療和預防工作,廣邀中醫名家參與疫情防控,于1月23日成立了市中醫醫療機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邀請省國醫名師、旴江醫學李氏內科第三代傳人黃調鈞擔任組長,留法醫學博士、中醫名家、曹山寶積寺主持養立法師擔任總顧問,省名中醫涂國卿、陳建章及旴江醫學李氏內科第四代傳人、市名中醫黃紆寰擔任副組長,并下發了《關于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市級中醫藥專家指導工作的補充通知》,指導疫情診療和防控。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選派了3名經驗豐富的中醫科醫生,全程深度參與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診療,為患者提供中醫藥干預治療建議。截至2月14日,全市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72人,中醫藥參與治療57人,參與率達79.2%。
深挖中醫藥傳統文化底蘊,為疫情防控開出“新藥方”是我市的又一項舉措。撫州是歷史上久負盛名的“旴江醫學”和“建昌藥幫”發源地,至今都有“藥不到樟樹不靈,藥不過建昌不行”之說。為進一步發揮“旴江醫學”流派名老中醫、“建昌幫”老藥工中醫診療技術和經驗用方在防治新冠肺炎等方面的作用,我市積極鼓勵全市各地以推進“建昌幫”藥業傳承創新為主線,深入挖掘其中醫診療技術和藥方,為防治新冠肺炎提供方案。南城縣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組織中醫藥專家、“建昌幫”傳人和中醫藥企業負責人,召開“發揮‘旴江醫學’‘建昌幫’對預防新冠肺炎獨特作用研討會”,探討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并形成了新冠肺炎“旴江醫學”“建昌幫”中醫推薦預防方劑12個,供一線防疫人員內服、外用。為應對企業復工復產潮的到來,該縣中醫院還熬制了大量中藥湯劑,每天送到縣工業園區聯益電子、旭日鴻宇等返工人員多、人員密集型復工復產企業,由專業人員指導工人飲服,為企業安全生產撐起了保護傘。據統計,自2月6日以來,我市面向54286名醫學觀察階段及防疫一線的易感人群發放了預防用中藥。
熱敏灸技術曾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治末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等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是我市近年來大力倡導、推廣發展的新興中醫藥產業。為進一步提升普通群眾抵御疾病的能力,我市在挖掘“建昌幫”古技藝、遍尋治疫良方的同時,在全市大力推廣熱敏灸技術在防控疫情中的應用,鼓勵群眾使用熱敏灸、藥囊、藥飲等方式參與疾病預防,推動熱敏灸產業發展成果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積極作用。宜黃、資溪是我市熱敏灸產業發展較好的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兩縣充分利用當地農家艾灸體驗小屋、熱敏灸小鎮等資源優勢,宣傳普及熱敏灸知識,免費贈送艾條、艾柱,積極動員群眾運用熱敏灸新技術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收到良好效果。熱敏灸技術在兩縣的知曉率均達到80%以上、使用率達60%以上,目前兩縣均沒有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