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魏斌、記者范文發)疫情發生以來,一些涉農企業與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鏈緊張,部分涉農項目暫緩停建。對此,我市采取加大金融扶持、用好國家政策、完善項目儲備等舉措,確保農業穩定發展。年初以來,全市累計投放農林牧漁、農業基礎設施等涉農貸款達1032.39億元;累計發放符合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要求的貸款金額和發放符合再貸款專用額度要求的貸款金額位列全省“雙第一”;全市農業項目復工復建率100%,員工復崗率98.77%。
加大金融扶持,提振農業發展信心。疫情爆發后,我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壓降成本費率,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涉農經營主體,貸款利率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下浮10%以上;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到期還款確有困難的涉農經營主體,給予延長還貸期限、放寬貸款擔保等支持。全市政策性擔保公司擴大反抵押范圍,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調動信貸資源,大力滿足農資生產企業、農業經營主體、廣大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同時,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放貸時效,確保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符合條件客戶的貸款發放。疫情發生以來,全市金融機構為涉農企業提供授信貸款80.87億元。
用好政策紅利,激發農業企業活力。積極落實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關于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促進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以及省金融、財政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切實用好央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復工復產的通知》精神,用好用足政策紅利。市委、市政府組織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農發投等,聯合市金融系統7家銀行機構,召集10位涉農企業代表齊聚,商討對策。市直各部門加強與國家、省有關對口部門對接,確保國家農業政策及時落地;農業農村部門和金融部門積極指導868家涉農企業與經營主體認真填報申請資料,確保國家再貸款專用額度助農惠企,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完善項目儲備,鑄牢農業發展根基。我市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堅持與“十四五”規劃相結合、與優勢特色產業相結合、與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完善項目儲備,拓展產業鏈條,提前謀劃項目,力促以項目帶動農業發展。目前,全市重點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方面,謀劃儲備了61個項目;圍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農業防災減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農村基層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謀劃儲備了107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