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發展主動權。近年來,我市將數字經濟作為“換道超車、跨越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核心競爭力來抓,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協調融合發展,全力將數字經濟打造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至2019年底,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350億元,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在全省占比超過50%。今年一季度,數字經濟對我市GDP增長貢獻率達13.4%,拉高GDP增長1.3個百分點,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8.7和1個百分點。
總投資100億的卓朗云計算中心,建設規模將達10700個機柜,滿足國際T3+標準、國家A類標準,并與江西聯通開展合作,打造華中地區最大最先進的云計算中心和互聯網節點之一;撫州中科曙光云計算中心是我省首個企業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的城市云計算數據中心,2019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政務云”,引領撫州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總投資200億的創世紀超算中心,今年將安裝25萬臺運算服務器,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數據中心;投資3億元的易華錄贛撫數據湖正在建設,將搭建500PB的光磁融合存儲平臺,打造具有撫州特色的區域性數據湖……早在2015年,我市就圍繞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發展生態經濟,瞄準數字產業“藍海”,搶占數字經濟新風口。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形成了撫州中科曙光云計算中心、卓朗云計算中心、創世紀超算中心、贛撫數據湖“兩云一超一湖”的模式,使撫州逐步確定了全國區域性大型數據中心的地位,并成為吸引前端制造、后端應用企業落戶撫州的強大“數據磁”。
借助大數據基礎支撐的“磁吸”效應,我市乘勢而上,主動出擊,加快推動數字裝備制造企業落地。年產10萬臺設備的浪潮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PC終端、服務器硬件設備生產基地近期成功落戶,栢能、華碩、邁絡斯、高斯寶、光寶科技等一批數字裝備制造企業已經或計劃在撫州投資高端服務器、大容量存儲等零部件生產線,北斗變電、光訊芯片等企業布局芯片生產,德義半導體、恒鑫半導體、銅博科技等企業布局“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打造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基地,生產主要用于5G產品的高頻高導電銅箔,制造業加速邁向智能化時代。
依托大數據優勢,我市還積極構建互聯、智能、開放的“城市大腦”,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建成了生態云平臺、“我的撫州”APP、智慧農貿、高齡老人補貼人臉識別系統、鄉村三級扶貧網絡和信息平臺、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先后開發上線疫情排查管理上報系統、撫州數字防疫健康登記系統、防疫電子通行證系統以及企業開復工健康監測平臺等,為推進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智能化支撐。同時,加快推進10萬平方米數字街區建設,打造集數據產生、匯集、清洗、轉化、加工、應用、交易等企業集聚發展的生態圈。目前,撫州數字街區已建成3180平方米的數字經濟展示館,并吸引了17家數字應用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入駐。
目前,我市正在推進總投資約320億元的“新基建”項目,涵蓋5G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數字經濟載體及科研教育機構建設等5大類,積極推進全國區域性數據中心、全國區域性算力中心、全國重要的數字裝備制造基地、全國數字經濟示范基地的“兩中心、兩基地”建設,數字經濟將作為我市“換道超車、跨越發展”的主導產業與核心競爭力,不斷迸發出新活力,為推動撫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徐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