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總是在砥礪奮進中繪就;恢弘華彩的時代樂章,總是在接續拼搏中譜寫。在“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起航的歷史節點,昨日召開的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為撫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指明了路徑、理清了思路、明確了重點,吹響了接力趕考“十四五”、落筆高質量發展新答卷的嘹亮號角。
時間鐫刻出攀登的高度。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部署要求,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指導發展、用生態文明建設統領發展,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搶精神,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奮戰抗疫斗爭、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了“雙戰雙贏”,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階段性發展答卷,“保”的底線越發牢固、“穩”的基礎越發堅實、“進”的態勢越發清晰。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多重任務疊加、多種困難交織下的撫州答卷,凝聚了“量”的跨越、“質”的提升、“勢”的蓄積,終將成為繼續前進征程上的厚重基石,在帶來信心和底氣的同時,也讓我們能夠在更高一級臺階上審視自身發展。市委四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撫州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及《中國共產黨撫州市第四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決議》,一條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針對省委全會提出的“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緊密聯系撫州實際,堅定不移實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爭當江西打造重要戰略支點的排頭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爭取應有地位、實現更大作為。
“十四五”時期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局起步期,也是我市換道超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答好“十四五”新題,提升撫州在全國、全省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必須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揚優勢、固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促進總量質量雙提升、速度效益相協調,加快推進換道超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首要是保持發展定力。堅定走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道,將本地生態、文化、人才優勢融入新發展格局,通過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不斷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大力培育全民綠色文化等舉措,在“筑牢綠色屏障、壯大綠色經濟、探索綠色金融、創新綠色制度、繁榮綠色文化”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創造撫州模式。
關鍵是定準方位坐標。大力實施“融入都市圈、對接長珠閩”發展戰略,搶抓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機遇,擔當大南昌都市圈重要支撐的使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各縣(區)立足特色、揚優成勢,做強撫河生態文明示范帶、向莆電子信息產業帶“兩帶”,建好重點發展區、生態功能區、核心引領區“三區”,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全國大數據產業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度假康養基地“四基地”,以板塊的競相發展支撐全市的加速發展。
核心是推進產業升級。更新思想觀念、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府引導,在“十三五”布局形成的產業框架基礎上,聚焦四大主導產業與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實施“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培育工程、數字經濟和文化旅游“雙輪驅動”工程、“兩特一游”現代農業工程,堅持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招商拉動;樹牢產業鏈思維,圍繞延鏈、補鏈、強鏈、鑄鏈,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在數字經濟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現代農業產業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上謀求新突破。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藍圖已繪就,考卷已發出,站在新起點,我們只有認真審題、細心答題,努力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不斷積蘊發展底氣,方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場上贏得優勢、贏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