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FZ0001/2019-24886 發文機關: 市政府辦公室
文 號:撫府發〔2019〕17號 成文日期: 2019-11-05
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南豐蜜桔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撫州高新區管委會、東臨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加快南豐蜜桔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發展由數量型向效益型轉變,推動南豐蜜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優、做強南豐蜜桔產業,促進桔農增收,結合我市實際,現對南豐蜜桔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以“保安全、調結構、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為工作主基調,強力推進果業科技創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調整南豐蜜桔種植區域、優化品種結構、選育南豐蜜桔良種、創建南豐蜜桔精品生態園和標準示范園、建設無病毒 良種繁育體系為重點,堅持質量效益并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區域布局合理、生產技術規范、果品優質安全、營銷網絡完善、品牌效應凸顯的南豐蜜桔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現代果業強市,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二)發展目標
用五年的時間(從2020年至2024年),力爭達到以下目標:
1.品質提升。修訂南豐蜜桔技術標準,引導桔農標準化生產;調優南豐蜜桔種植區域,將現有的118萬畝南豐蜜桔種植規模優化至50萬畝,規劃南豐蜜桔種植核心區、優勢區和適宜區;按照南豐蜜桔生產技術規程,打造南豐蜜桔精品生態園1萬畝、標準示范園10萬畝。
2.品種培育。持續開展南豐蜜桔優良單株篩選工作,優選、培育3個南豐蜜桔優良單株,并建成2個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基地。
3.品牌保護。積極穩妥推進南豐蜜桔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加強品牌培育和監管,強化品牌保護。培育年銷售額超億元南豐蜜桔銷售的龍頭企業5家,打造國內知名南豐蜜桔“企業個性化品牌”5個。
二、重點工作
(一)推廣南豐蜜桔標準化生產,提升蜜桔品質
1.修訂南豐蜜桔技術標準。南豐縣要加快修訂蜜桔系列標準,完善健全生產、加工、包裝、貯藏、銷售等標準體系,并引導桔農按新修訂的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各地要強化桔農培訓,進一步提高桔農綜合素質,大力推廣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與安全高效低殘留農藥,生產綠色、無公害果品。
2.推廣省力栽培集成技術。積極應對從業人員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產業發展新形勢,試驗示范肥水一體化、智能管道等作業模式,示范推廣滴管、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設施和旋耕機等機械設備,大力推廣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老果園改造等集成技術,不斷提升南豐蜜桔產業的輕簡化栽培水平,實現高效、省力栽培。
3.調優南豐蜜桔種植區域。各地各部門依據南豐蜜桔生長特性以及對氣候、地理環境、土壤等方面的要求,重新界定南豐蜜桔種植核心區、優勢區和適宜區,逐步淘汰不符合種植要求的非適宜區。力爭用五年的時間,鼓勵引導桔農高接換種40萬畝、退桔還林(田)18萬畝、自然淘汰10萬畝,南豐蜜桔面積優化到50萬畝,并打造南豐蜜桔精品生態園1萬畝、標準示范園10萬畝。
(1)打造南豐蜜桔種植核心區。以南豐縣琴城鎮中南部、洽灣鎮西南部、市山鎮東部、白舍鎮北部、萊溪鄉西部為核心區,南豐縣要確定核心區具體范圍。在核心區,打造1萬畝精品生態園,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精品化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南豐蜜桔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切實保護果品質量安全。推廣延遲采收與分級分批采摘技術,果品主要供應高端消費市場。
(2)建設南豐蜜桔種植優勢區。以撫河流域沿線區域作為南豐蜜桔種植優勢區,涉及到南豐縣的琴城鎮、洽灣鎮、市山鎮、白舍鎮、萊溪鄉、桑田鎮,南城縣的里塔鎮、新豐鎮、株良鎮、上塘鎮,廣昌縣的甘竹鎮、旴江鎮、千善鄉,金溪縣的滸灣鎮、左坊鎮、瑯琚鎮、石門鄉和臨川區的青泥鎮、鵬田鄉、嵩湖鄉等20個鄉(鎮)。各地要確定優勢區具體范圍。在優勢區建設10萬畝標準示范園,其中,南豐縣6萬畝,南城縣2.2萬畝,廣昌縣、金溪縣和臨川區各0.6萬畝,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品牌化管理,推廣分級分批采摘,果品主要供應中端消費市場。
(3)建設南豐蜜桔種植適宜區。以南豐蜜桔優勢區周邊輻射區域為適宜區,總面積39萬畝,涉及到南豐、南城、廣昌、金溪、臨川、黎川六縣(區)。各地要確定適宜區具體范圍。在適宜區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果品主要供應大眾消費市場。
(二)建設柑桔苗木良繁體系,培育蜜桔品種
1.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加快全市無病毒柑桔良種苗木繁育基地(主要包括品種資源圃、母本園、采穗園、苗木繁育圃)建設,用3年的時間,在南豐、南城兩縣各建設1個縣級良繁基地,形成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苗圃,實行集中統一供應種苗,確保柑桔產業健康發展。
2.加強苗木監管。加強苗木繁育生產指導和監管,強化苗木繁育屬地管理責任。嚴格落實柑桔苗木補貼政策和購苗申請審核制度,按照果農申報、鄉(鎮)初審、縣(區)果業部門審核并出具調運通知,憑出圃合格證、檢疫合格證調運苗木,建立健全苗木調運臺賬,做到每株苗木有來源、有去向、有記錄。堅決取締大田露天育苗、無證育苗,清理整頓苗木銷售市場。
3.推廣優良品種(系)。對現有優良品種(系)進行提純復壯,在核心區和優勢區,要大力推廣楊小2-6、SS-28、97-2等優良品系,通過高接換種,改良桔園品種(系),實現“一園一品種(系)”。適度引進特色柑桔品種,加強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和儲備工作。
4.開展品種選育。南豐縣等六個南豐蜜桔重點生產縣(區)要持續開展南豐蜜桔優良品種(單株)的大田群體選優工作,重點選育早熟、化渣性能好的優良品種(單株)。用5年的時間,力爭篩選出早熟、中熟偏早、中熟南豐蜜桔優良單株各1個以上。
(三)完善南豐蜜桔可追溯體系,保護蜜桔品牌
1.加強品牌創建與管理。引導、扶持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合作社)將廣大果農組織起來,以南豐蜜桔區域公用品牌為主體,注冊企業商標,統一標準,完善南豐蜜桔品牌及專用標志許可使用,實現“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的良性發展。南豐縣要扶持4家、南城縣要扶持1家龍頭企業,促進打造國內知名的南豐蜜桔“企業個性化品牌”。鼓勵銷售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產品展銷會、博覽會,加大對南豐蜜桔企業品牌的宣傳和推廣,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創新南豐蜜桔維權打假方式,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組織隊伍到主銷城市開展好全國性南豐蜜桔維權打假專項執法活動,切實保護南豐蜜桔品牌聲譽。
2.建設產品質量可追溯平臺。堅決打擊果品生產、加工等環節施用不明成分、不符合要求以及明令禁止使用的藥劑行為,加強果品質量安全和果業投入品監管,實施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示范推進南豐蜜桔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平臺建設,實現南豐蜜桔種植、分選、包裝、貯藏保鮮、物流運輸等各環節全程可追溯,實現果品質量安全有保障,品牌得到保護。
(四)加強土地流轉,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1.推動桔園流轉。各地要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股份合作社,逐步引導桔農參加合作社,合作社再以入股形式與企業合作,把南豐蜜桔小散戶的土地流轉到大企業,實現南豐蜜桔規模經營。
2.強化農業招商。各地要加大力度引進有實力的農業企業參加生產經營,鼓勵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或“企業+農戶”的方式,推進以土地為股份的土地合作社建設,推行“土地股份合作+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綜合服務”三位一體的合作經營模式,促進適度規模化經營。各地要在土地流轉、土地使用期限、必要的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縣(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扶持和培育南豐蜜桔種植與銷售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南豐蜜桔出口。南豐縣要培育4家、南城縣要培育1家南豐蜜桔種植和銷售龍頭企業。
(五)創新營銷模式,加大市場開拓與監管力度
1.加快營銷市場對接步伐。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完善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市場營銷網絡,做到超市有專柜、批發市場有專區、社區有直銷點。深化與水果連鎖品牌、大型超市的聯系,加快“農超對接”“基地直采”發展步伐,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加強南豐蜜桔出口體系建設,提升南豐蜜桔出口競爭力。
2.發展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品牌代理、網上交易、電子銀行結算等現代營銷方式,構建輻射國內外市場的營銷網絡,提高果品的現代交易能力。探索實施“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等方式,培養一批電子商務企業,有序推進南豐蜜桔電商銷售。
3.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充分發揮全市各級市場監督、農業農村、果業等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開展制止早采、杜絕催紅、防止假冒及使用違禁投入品的專項行動,南豐等縣(區)要積極探索南豐蜜桔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監管新模式,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實現全市統一監管。
(六)推進一二三產融合,提高產業發展效益
1.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扶強龍頭企業,支持果企做大做強,努力推進企業上市。積極扶持或引進一批與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依托豐富的蜜桔資源,推動一產與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交通網、互聯網、物聯網高度融合,實現蜜桔產業生產價值、生態價值和生活價值全面提升。
2.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南豐和南城兩縣要出臺優惠政策,推進果業加工企業與涉農科研院所聯合,加大對蜜桔加工產品的開發與利用,積極探索開發蜜桔精油、酵素、果醋、果酒等精深加工產品,努力消化殘次果,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南豐縣要重點培育2家、南城縣要重點培育1家南豐蜜桔深加工企業。
3.推動果旅協同發展。發展“互聯網+果業”、休閑觀光、文化創意等產業融合新業態,打造一批以南豐蜜桔休閑觀光旅游為主要元素的各具特色的旅游鄉村,讓一產與三產有機融合,實現南豐蜜桔效益疊加和放大,壯大地方經濟。各地要出臺優惠政策支持“互聯網+果業”發展,南豐縣要打造4個、南城縣要打造1個特色鄉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南豐蜜桔產業發展列入市農業區域結構調整領導小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南豐蜜桔產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推進南豐蜜桔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各地要成立蜜桔產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行業指導、行業合作、行業自律的作用,加強對蜜桔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監督、協調,加強對蜜桔加工、貯藏、銷售流向的跟蹤檢查,自覺維護產業發展秩序。
(二)強化資金保障。設立撫州市和南豐等六個南豐蜜桔重點生產縣(區)兩級南豐蜜桔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南豐蜜桔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推進我市果業產業化、設施化、優質化、標準化、智能化發展。各相關縣(區)嚴格按照《江西省現代農業發展領導小組關于印發2019年全省農業結構調整九大產業發展工程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贛現代農業組字〔2019〕1號)要求統籌相關資金,統籌資金不低于30元/畝,專門用于蜜桔產業發展。市級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柑桔黃龍病綜合防控、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與推廣、柑桔精品生態示范園建設、南豐蜜桔優良品種(單株)選育、柑桔品牌創建與品牌銷售等方面的支持。所有項目采取先建后補的原則,著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筑牢產業安全屏障。各地要認真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制,落實黨政一把手防控責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原則,按照“徹底清除病樹、及時防除木虱、杜絕帶病種苗(接穗)、建立防控機制”的總要求,將柑桔黃龍病控制在低度流行狀態。
(四)培育人才隊伍。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全方位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提高蜜桔產業科技含量。圍繞打造一支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果業服務隊伍,構建完備的市、縣、鄉、村四級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鼓勵縣(區)通過公開招選、定向委培等方式配齊配強果業技術人員,按照果業鄉鎮有專業技術人員、每3000畝果園配備1名基層果技員要求,確保人員、經費足額到位。加大培訓力度,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果農,促進蜜桔新技術的全面推廣。
(五)嚴格督查考核。各縣(區)要建立健全跟蹤落實和績效考核機制,把南豐蜜桔產業發展工作列入重點督查內容,采取專項督查、綜合督查相結合的形式,及時掌握進展、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市農業農村部門把各地南豐蜜桔產業發展推進情況納入對縣(區)的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考核,對工作推進不力、進展緩慢的工作部門進行通報,并抄送縣(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推動工作全面落實。
2019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