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村一角
蠶農陳炳貴夫婦正在蠶?;貏谧?
村腳下蓋好膜的中草藥種植基地正待移栽藥苗
樂安縣城東南27公里處,聳立著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大華山。在大華山腳下,有一個省級深度貧困村——谷崗鄉水口村。近年來,該村依托山水生態,用生態底色繪發展綠色、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成色,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車沿著蜿蜒的瀝青公路歡歌前行。一路上,天藍云白、水綠山青。路轉溪橋,一個黃墻灰瓦、別致清幽的山村映入眼簾,這就是水口村。全村613戶2276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2戶371人。
“近年來,縣鄉各級黨委、政府,各幫扶單位整合各類扶貧資金1200多萬元,不斷夯實村發展基礎,組組戶戶進行了水泥路面硬化,進村的瀝青公路也即將修通,村里修建了圖書室、衛生室,整修了河堤、水渠,整個村莊進行了美化亮化。短短幾年時間,水口村已煥然一新?!蓖荷江h抱中的秀美村莊,該縣房管局駐水口村第一書記鄒和平感慨地說。
過去,水口村信息閉塞,大山阻礙了發展的腳步,路暢村美后,有了面子,更不可少里子。怎樣讓這樣的深度貧困村徹底擺脫貧困?谷崗鄉黨委、政府和駐村干部將目光瞄準了綠水青山?!八诖寰G水青山空氣好,最好的資源是生態環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厚植綠色生態優勢,我們為水口村制定了‘用生態底色繪發展綠色’的發展路子?!惫葝忇l黨委書記黃趙平說,曾有投資商看中這里的生態環境,以給當地政府固定收入300萬元以上的條件想來這里辦養豬場、砂場,都被一一回絕。
水口村山林面積4.6萬畝,一向有“綠色水庫”“天然氧吧”之美譽?!熬G水青山”要守住,“金山銀山”得開辟。谷崗鄉因地制宜,做足“綠”字文章,支持該村村民發展毛竹產業2萬畝,種植綠色無公害生態水稻100多畝,種植中草藥120畝……貧困戶陳炳貴養蠶年收入超3萬元已脫貧,貧困戶陳中賢在中草藥種植基地務工年收入超5000元摘了帽,村中76戶貧困戶加入光伏扶貧合作社戶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據了解,目前全村只剩下1戶4人未脫貧。
“為大力發展毛竹產業,政府對林農竹林低改驗收后實行每畝獎補150元的扶持政策,依托豐富的毛竹資源,現在村民光靠竹筍這塊的收入戶均每年就達2萬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1000元增加到5600元?!痹摯宕逯魅侮惙汲礁吲d地說。
村美民富再增色。我們驅車來到該村何坑村小組,一股大自然的氣息迎面撲來,村腳下120畝菊花苗長勢喜人,村前正在新建的觀景臺造型別致,村后修改擴建的道醫養生講學館已具規模,村中的綜合服務中心、清修茶室、天際泳池、太極苑、休閑廣場、禪學堂、花田棧道等一個個在建待建的項目,讓人真實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高質量、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揮當地紅、古、道文化優勢,推進生態環境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與保護,該縣黨委、政府攜手江西旅游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先期計劃投資1500余萬元,擬打造一個以醫療養生文化為主題,集道教文化旅游、道醫內外養生、田園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養生度假村。
臨走時,村口的規劃宣傳牌下傳來一陣陣清脆的笑聲,幾個村民朝我們走來,在外務工多年的村民陳希中告訴筆者,如今才真正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含義。“村里正在打造養生度假村,村里風景美如畫,以后肯定會有很多的游客來村里休閑度假?!爆F在陳希中也不打算出去務工,想把自家的民房裝修成民宿,在家辦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