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在全省政府系統大力開展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政府(“五型”政府)建設,加快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市農發投公司對標“五型”政府建設目標和任務,努力探索創建“五型企業”,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一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當今的企業生存環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市場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學習型企業,不斷吸收外部信息和經營新理念,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為創建學習型企業,農發投公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派出去學習、內部培訓、輪崗培訓等學習方式。為解決員工學習動力問題,公司評定人才區分主次,由崗選才;培養人才多管齊下,因材施教;使用人才整合聚力,因才適崗。下一步我們還將建立企業內部的學習動力機制,把員工學習成長與企業的用人、晉升、薪酬等體系結合起來。對學習成長快的員工給予更多的晉升機會、更廣的成長空間、更高的薪酬待遇,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學習動力機制問題。
二是創建責任型企業。時下,很多人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有一個誤區,一說到企業社會責任,就僅僅理解為捐款、做公益事業等。企業的社會責任、首要的應該是客戶責任。做食品的要保證食品安全,保證食品質量,不要生產偽劣產品坑害客戶;建房子的要保證房子安全,不要出現爛尾樓、樓倒倒;做保健品的要保證保健品起到保健的功效。企業盡到了客戶責任,然后才是員工、股東、政府、社區、環境等其他責任。相反,如果客戶責任盡不到,其他責任也就無從談起。“企業管理,制度先行。”為加強企業管理,農發投公司制定了一攬子規章制度。所以,創建“責任型企業”,就是把制度責任制、經濟責任制、道德責任制三者整合為一體。制度責任制是基礎也是前提,經濟責任制是手段也是措施,道德責任制是核心也是保障。創建“責任型企業”就是要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將制度責任制、經濟責任制、道德責任制納入干職工的年度考核。
三是創建文化型企業。文化型企業建設的關鍵,是把文化建設與企業業務發展結合起來,以文化促進業務,以業務踐行文化。有人認為,企業文化是花拳繡腿,對于企業業績提升沒有實際意義,這是對企業文化的誤解。誠然,國有企業要想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干職工就必須拋棄落后的觀念和習慣。為充分發揮公司網站對企業文化宣傳的作用,促進公司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拓展經營視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公司外部形象,我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宣傳平臺的建設,在公司網站設立了農投要聞、新聞資訊、學習園地、青春風采等10多個欄目,及時將企業的亮點、榮譽、項目動態、學習心得及員工個人的先進事跡等傳遞給每位員工,讓網站這個平臺成為公司內外部溝通的橋梁。為加大企業文化的宣傳力度,公司還明確了網站投稿機制和獎懲辦法。
四是創建和諧型企業。“和諧企業”的基本內涵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室與科室之間相互配合、人與單位之間相互依存、單位與外部環境融洽聯通,整個企業形成一個團結協作、氣順人和、運轉有序、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團結出向心力,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和諧型企業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二是內部管理的民主性。我們的做法是:一是健全制度。一個企業的規章制度健全,才能做到人人有章可循、事事有據可依。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在單位真正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紀律,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一面。二是激勵機制。一個單位僅有健全的制度還不夠,還必須設定一些科學的激勵機制,去調動干職工的積極性,激活單位職工的內驅力,在企業里形成一個人人比貢獻、比佳績、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氛圍。
五是創建幸福型企業。幸福型企業的關鍵點在于為員工提供人文關懷、精神回報,這是在和諧型企業之上的更高的境界。物質是人的幸福的必要條件,但物質對于人的幸福的影響是有限的,人的大部分幸福都與精神有關。企業的管理者要想做到讓員工幸福, 除了要在物質利益上給與合理的滿足外,還必須在精神方面給與更多的關懷。為讓干職工適應新環境、展現新風貌、作出新貢獻、實現新發展,農發投公司還把關心廣大員工、營造和諧氛圍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各項措施著力打造“幸福型企業”。一是認真統計好每名干職工的生日,每月舉辦一次員工生日會,向當月過生日的員工送去祝福和生日禮物。讓干職工不僅有“薪”酬,還有“心”酬,真切地感受到企業的尊重與關懷。二是開辟職工活動區,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不定期組織干職工去登山、打羽毛球、看電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