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四屆五次全會從江西新一輪發展的大背景、大格局下謀勢,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撫州發展的目標定位和主要任務,即堅持用新發展理念謀劃發展、用生態文明建設統領發展,在加快融入當中聚焦“三項攻堅”,在搶抓機遇當中打好“四大升級戰”,全面加快撫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步伐。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強勁有力的經濟作支撐。實體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打好區域經濟發展升級戰,就必須夯實實體經濟這塊基石。
回首上半年,我市經濟“穩中有進”:現代農業亮點紛呈,四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博雅生物、海利不銹鋼、自立環保正朝全市第一批百億企業目標邁進,卓朗大數據中心已獲省和國家數據運營許可證,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但與此同時,“進中有憂”,工業投資低迷,僅增長1.9%,低于全省平均值;重大項目進展緩慢;民營經濟不活躍。
上述之“憂”,既有“不重視實體經濟”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亦有“不知路在何方”能力不足的問題。如何破解難題?必須牢固樹立以實體經濟為本的思想,緊緊依靠現代科技和現代金融兩只翅膀,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毫不動搖地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市場的變化,傳統產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我們要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千百十個”工程,深度挖掘農產品加工、建筑建材、冶金化工、紡織輕工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空間和潛力。要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層次、高素質”的要求,抓好現有工業園區的轉型升級,樹立“以畝產論英雄”導向,提高畝均投資強度和畝均產出效益。要抓好老園區的“騰籠換鳥”,堅決清出“僵尸企業”。
要積極培育壯大主導產業。主導產業因其具有引領性、帶動性,往往決定著一方經濟的發展方向、速度及規模。我市工業基礎薄弱,產業特色還不鮮明,合理選擇和培育主導產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堅持在百億企業培育上尋求突破,以博雅生物為龍頭帶動生物醫藥產業,以大乘汽車為龍頭帶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銅博科技、金品銅科、迪比科、海利科技為龍頭帶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創世紀超算中心為龍頭帶動數字經濟產業。要深刻認識大數據、云計算在現代產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認識數字經濟蘊含的巨大潛力和展現出來的強大發展勢頭,要重點圍繞加快推進曙光政務云計算中心、卓朗大數據中心的應用和創世紀超算中心服務器制造等全產業鏈的建設,全力打造全國大數據信息產業基地。各縣(區)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不拘一格培育新產業,要以中高端、增效益為目標,確保引進和培育的產業能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群眾就業、增加百姓收入,實現強縣富民。
要全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省委書記劉奇在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上提出,要積極適應“新消費”時代,以幸福產業發展引領消費升級,培育消費熱點,切實提高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我市的文化旅游、中醫藥、健康養生、現代物流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是幸福產業,且已嶄露頭角。我們要以湯顯祖戲曲帶動傳統文化,以曹山景區帶動禪宗文化,以一批古村古街帶動古村落民俗文化,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要立足挖掘、恢復傳統中醫藥文化和技術,把傳統中醫藥產業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有機結合,使其發展升級、做大做強,成為我市綠色產業支柱之一。要依托山水生態資源,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養生養老示范基地,形成產業集群。要抓好海西綜合物流園的建設,把其打造成為區域性物流重要集散地。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根深蒂固,方能枝繁葉茂。以實體經濟為本,夯實發展根基,只要我們秉持該理念,篤定前行,相信撫州的產業之苗定能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