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80后”敢闖敢試的拓荒牛精神,又兼具知識女性獨特的溫婉堅韌,更有“此生要為百姓謀,處處為民不懈怠”的民生情懷……三十而立的南城縣洪門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趙似珍始終不忘自己為民服務的初心,創新路謀發展,干實事求實效,用行動為鮮紅的黨旗增光添彩,書寫了一名基層女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因為工作出色,2012年11月,趙似珍從徐家鄉鄉長位置上調任洪門鎮黨委書記。上任伊始,趙似珍把班子隊伍建設工作擺在首位。她處處率先垂范,她常說:“當干部,要求別人的自己要先做;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要不做。要言必行,行必果。”因為是女同志,每年節假日值班,班子成員都有意安排她少一些,她卻不同意,2014年的春節,她硬是在鎮里連續值班5天。
趙似珍不但性情溫婉,而且善于用人,以干成之事評判干事之人。在洪門舊集鎮改造攻堅克難的時刻,她啟用懂管理、熟悉政策、責任心強的副書記鄭應明擔綱拆遷工作,難啃的“硬骨頭”很快被啃下來了。趙似珍還善于用制度管人,讓“進百姓門,問百姓事,解百姓難”成為新常態,激發干部的工作熱情,在全鎮干部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爭一流”的濃厚氛圍,錘煉了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剛到洪門鎮不久,趙似珍就下村摸實情,有時連續幾周不回家,兒子都與她生分。但很快洪門鎮的情況她便熟稔于心,一個跨越發展的思路在她頭腦中越來越明晰。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她結合當地實際,準確定位發展蔬菜、水果、休閑觀光產業,高起點謀劃農業結構。短短兩年時間,全鎮發展優質西瓜1200余畝、無公害蔬菜400余畝、年養殖雞鴨等家禽20萬羽,生態農業及“農家樂”休閑觀光業迅猛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上,趙似珍充分發揮洪門鎮地處城郊的優勢,精心打造鄧家坊等一批“庭院型”“后花園型”新村。
摘掉“窮帽子”,強工是出路。為了發展,趙似珍南下廣東北上江蘇引客商;為了發展,她一年數十次跑省進廳爭項目;為了發展,她連續一個月蹲在園區,臉也黑了、人也瘦了,但看到一個個“高大上”項目的引進,趙似珍覺得自己辛苦很值。洪門電廠搬遷時矛盾交織,很多人不愿去,她說我是書記我不去誰去;搞集鎮建設,征用土地、房屋拆遷,人人畏而遠之,她義無反顧地一家一戶磨破嘴皮做工作。
“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的努力換來回報。2014年,洪門全鎮各項經濟指標拉出優美“大陽線”:國民生產總值達7.79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財政總收入380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10707元,增長12%。新引進招商項目6個,總投資5.66億元,被評為全縣開放型經濟先進鄉(鎮)第三名和工業先進鄉鎮第三名,安全生產工作獲全縣鄉(鎮)第一名,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第三名,并獲全縣維穩工作先進鄉鎮等榮譽。
“干部就是為群眾服務的。群眾不聽你怎么說,而是看你怎么做,看你做出了什么結果。”趙似珍把著力點放在民生工程上,著力解決灌溉難、飲水難和行路難等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她到洪門鎮的短短兩年時間里,50年未變的洪門街集鎮拆遷新建啟動;在她的努力下,被稱為最爛道路的城黎線南城東至洪門鎮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實施;在她的傾力主抓下,3座病險水庫“脫險”,近3000畝稻田拴上了“保險鎖”……2014年,全鎮民生工作受到縣里高度肯定,全鎮新增304名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居民醫療保險人員,全鎮參加養老保險率超過98%。改善了全鎮各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新建2所小學,全鎮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達100%,初中入學率達99%,全鎮參合農民11678人,參合率達99%,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爭取到省發改專項資金300多萬元用于新建衛生院和改造敬老院以及農飲工程,老百姓就醫看病條件環境和老人居住環境得到有效改變;新修建公路2條,其中洪包公路5公里、沙坪村赤嶺至羅漢莊3.6公里;新建和維修灌溉渠道3條計2.6公里。一樁樁、一件件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去年,全鎮信訪下降了35%,無一起群訪事件。
彭耀峰 彭國正 元明輝